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由原遵义农业学校、遵义市财贸学校、遵义农业机械化学校、遵义商业技工学校、遵义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合并组建),占地面积833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累计招生来自16个国家的留学生70余人,是一所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贵州省优质校、贵州省“双高”学校立项建设单位,贵州省首家探索授予副学士学位的高职院校、贵州省乡村治理与发展学院、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位居贵州省高职院校前列。 建筑与艺术设计系依托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的智力和人才优势,发展势头强劲,建系7年时间在校生从300人发展到2100余人,打造了一支德才兼备、专兼职结合、学员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我系以建筑工程技术为重点专业,以建筑室内设计为特色专业,经过通识培养、大类培养、专业培养的培养体系,将学生个性化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应用技术型、技术研究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主动与企业对接,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联合培养。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为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是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国有 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改革”而投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是我国建筑行业计算机技术开发应用的最早单位之一,前身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1988年创立了PKPM软件品牌,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产品涵盖了建筑、结构、机电、绿色建筑全专业应用,以及面向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各阶段的应用软件或系统。构力科技积极承担解决建筑行业“卡脖子”关键技术“BIM平台”的自主研发,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BIMBase平台,成为建筑行业国产BIM二次开发平台,建立我国 自 主BIM 的软件生态 。基于自主BIMBase平台推出PKPM-BIM全专业协同设计系统、装配式建筑全流程集成应用系统、BIM报建审批系统、智慧城区管理系统等BIM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助力我国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全国一流的大型综合建筑设计服务企业,其总部设在成都,在全国各地设立23个分公司。作为国内一流的建筑设计企业,基准方中一直秉承“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成就”的发展观,为城市建设投资商提供咨询、设计、管理的全过程、全面专业服务,为城市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心力,并获得了业界和市场的广泛认可,享有“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优秀民营设计企业”、“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成都市百强民营企业”等殊荣,并在民用建筑设计的民营榜中排名第3。北京麦格天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麦格天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最大的测绘型GPS的供应商。通过与世界最大的测绘GPS公司--美国Trimble公司的战略合作,将世界最先进的GPS、RTK、VRS、全站仪、水准仪、3D激光扫描仪等产品推广给中国测绘用户,并将海洋测量产品、机械控制产品和SCS900等先进的设备引入中国。从2003年起,麦格集团成为美国Trimble公司全球最大的分销商,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高达35%,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先者。最先进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和与客户长期的紧密合作,使麦格成为中国测绘行业最响亮的品牌。与Trimble的合作,还延伸至OEM板和GIS等领域。不仅为用户提供先进的GPS设备,还根据中国国情,为用户提供量身打造的系统集成、技术和服务,如:GPS基站网络解决方案、基于PDA和GPS手簿的应用软件开发、GPS数据自动化后处理软件开发、大坝和桥梁等高精度工程项目的系统解决方案,并在石油勘探开发、铁路勘探、公路建设、土地规划、城市勘测、水利开发、电力工程等方面拥有丰富的测绘工程实践经验。麦格天宝是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企业;中国卫星导航协会“一带一路卫星应用国际合作联盟”创始单位之一;科技部主管中国技术创业协会技术及创新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建四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中建四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第13强“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直属主力公司,是“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旗下的驻粤投资建设单位。公司成立于1997年,前身为中建四局广东市场的“先遣队”——中建四局广东分局,2003年更名为中建四局华南分公司。2019年,在广州市黄埔区注册成立为独立法人机构——中建四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建筑装饰装修专业承包一级、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一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主要业务涵盖房屋建筑、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投资建造等领域。公司先后承(参)建广州西塔(440.85米)、太古汇(211.95米)、广西金融广场(325.5米)、贵阳凯宾斯基酒店(222米)、贵阳国际会展中心(201米)、广州恒大中心(189米)、广东全球通大厦(165米)、广州国际金融城(320米)、中国人寿南方金融中心(230米双子塔)等多座超高层建筑。公司始终坚持品质保障,完美履约。先后打造广州海关新业务技术综合楼、广东全球通大厦、中山博览中心、中山文化中心、贵阳国际会展中心C1会议中心、广州太古汇、广西金融广场7个鲁班奖项目,2次摘詹天佑大奖,获省级以上优质工程32余项,国家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4项,地市级以上的标准化样板工地60余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5项,LEED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铂金、金奖各1项,国家和省部级工法19项,省部级科技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16项,BIM应用奖16项,SCI和核心期刊论文发表58篇。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川勘集团),前身为成立于1956年的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是一个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为基础,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现拥有住建、自然资源、应急、环保、水利、交通、科技等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各类资质证书30余项,其中甲级或壹级资质24项。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资源(矿产)工程、能源(地热)工程、生态环境工程、城市地质、智慧地质、环保技术服务、旅游地质、地理信息、地球物理勘探等业务版块具有领先的市场地位,服务对象涵盖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建设、自然资源、生态环保、铁路公路、航空航天、港口矿山、水利水电、国防科工、石油天然气、能源化工等诸多行业。面对地勘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川勘集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升级与转型发展之路。逐渐培养和造就了一支行业领先、实践经验丰富、理论造诣精深的科研、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历经六十余年的砥砺前行,川勘集团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成果奖和优秀勘察设计奖160余项,拥有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7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项,主编、参编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共20余项。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 首届“中国百强地质队”、“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勘察设计“一带一路”先进工作单位、“四川省环保产业50强”、“成都服务业100强”等称号。通号建设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通号建设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国务院 国资委直属、中国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全 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铁路通信信 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通号)下属子公司,现隶属于通 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 1952 年,是一家具有 60 余年 发展历史的建筑施工企业,总部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资金5亿元。 公司拥有集投融资、工程施工、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专业服务 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立足贵州、面向西南、放眼全 国”的发展战略布局,分别在四川、云南、安徽、陕西、广东、 湖南、湖北等地区成立经营性分公司,项目遍及云、贵、川等 10 余个省市区。拥有各类总承包、专业总承包施工资质 20 余项, 资质涵盖建筑、市政、公路、石油化工、矿山、水利水电、钢结 构、地基基础、电子与智能化、消防、装修装饰、建筑幕墙、古 建筑、城市及道路照明、环保等工程。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和企业 管理,2017 年被评为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并多次获评国家级、省级“优秀施工企业”和“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承建的 多个项目被评为全国和贵州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优质 工程、安全文明样板工地等。 公司奉行“绿色建造、过程安全;优质服务、建设精品;遵 规守法、持续改进”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秉 承“求实、创新、拼搏、奉献”的企业精神,践行“以人为本、 创新求进、安全至上、共创价值”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建设成为具有科技竞争优势的综合性建设 企业,以精品工程、匠心建筑,为全社会创造绿色节能、美好人 居的新生活。 通号建设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愿与社会各界真诚合作,互 利共赢,携手共创美好未来!四川柏慕联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柏慕联创属柏慕中国(BIM China)旗下品牌,西南总部坐落在天府之国的成都市。柏慕联创(www.lcbim.com)于2015年为开拓西南市场而设立,业务遍及全国。核心业务涉及BIM项目咨询、企业BIM团队搭建、企业BIM标准定制、BIM培训、BIM(课程/服务)定制、BIM人才委培等。公司为Autodesk Revit官方教材编写者及Autodesk授权培训中心、教育部行业精品课程BIM教材主编单位、中国BIM标准参编单位(信息模型交付标准、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BIM培训承办单位、中国图学学会全国BIM技能等级考试授权考点(成都)。部分代表性项目:中国内地第二大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工程、贵州省“十二五”期间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3航站楼、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和2025年世界运动会主场馆——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成都东进战略第一文化地标——简阳市文化体育中心(东来印象)、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引江济淮蜀山泵站枢纽工程项目、亚洲最大的数据灾备中心——成都万国数据灾备中心、新建城际铁路联络线北京大兴机场段站后及轨道工程施工总承包工程、成都天府国际金融中心超高层(218.50m)、成都海洋中心超高层(高160.45m)、成都金堂通用航空产业园市政道路基础设施(PPP,总投资15.15亿,面积10平方公里)项目、昆明三峡大厦超高层(高120m)、川投西昌医院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工程、海南“环球100”中国村长影博物馆等等。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前身为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由贵州民族大学申办,贵州鹏程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下设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学院、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8个教学单位,开设有36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达1.7万余人,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2万余人,为国家特别是贵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专兼任教师978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占45.8%,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76.8%,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黔灵学者”、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等教学名师30余人,有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2个。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按照“突出应用、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3+1”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校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先后与慧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君子谦行科技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兼具人文和科学精神、本领过硬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